國內:1010-6060
海外:+86-21-6180-0981
出境首頁 郵輪 簽證 境外玩樂 定制游
國內首頁 機酒自由行 定制游
周邊游首頁 酒店+景點 周邊跟團 定制游
國內門票 境外門票
國內酒店 境外酒店
個人定制游 企業定制游
自駕首頁 定制游
郵輪首頁
國內機票 國際·港澳臺機票
目的地 游記
旅游攻略首頁 > 游記 > 【Nextour夢想之旅】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雙城記--2016國慶俄羅斯穿越之旅(下)
發游記
美圖 精華
在攝之戒 于2017-09-13發布 | 10月出游 | 瀏覽13998次
作為曾經的首都和現在的首都,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無疑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兩座城市。他們代表了這個國家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個性文化。互相排斥而又彼此融合,是俄羅斯這部精彩電影的A面和B面。 《戰爭與和平》中彼埃爾說,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兩者之間的最大不同,就是前者的忙忙碌碌和后者的閑情逸致,莫斯科人總是腳步匆匆地奔走在各個地鐵站之間,圣彼得堡人則有著更多的時間和心情在涅瓦河畔不緊不慢地散步” 理所當然的,莫斯科人和圣彼得堡人彼此并不服氣。 莫斯科人說:“我們有克里姆林宮。” 圣彼得堡人就會說:“我們有艾爾米塔什(冬宮)。” 莫斯科人說:“我們有莫斯科大劇院。” 圣彼得堡人就會說:“我們有馬林斯基劇院。” 莫斯科人說:“我們有莫斯科大學。” 圣彼得堡人就會說:“我們有圣彼得堡大學。” 莫斯科人說:“我們錢比你們多。” 圣彼得堡人就會說:“但是文化在我們這里。” 莫斯科人充滿優越感,冷漠高傲。而圣彼得堡人把莫斯科稱作“大農村”,認為自己更有文化和教養。 是不是很像是我們北京和上海?被稱為帝都和魔都的兩座同樣巨大而又截然不同的城市。北京好像是北方的爺們兒直爽大氣,但細節處卻糙了點兒。上海就像南方的小妞,計較而精明,但骨子里的優雅而細膩會讓你魂牽夢繞。雖然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但從小生在南方的老章還是喜歡南方小妞。自然也比較喜歡和上海氣質更接近的圣彼得堡。
紅場無名烈士紀念碑邊站崗的阿兵哥一個帥過一個。
弗拉基米爾是莫斯科金環小鎮上的一環,即使陰雨綿綿,它的美也足以讓你流連忘返。
最喜歡蘇茲達爾的清晨。上了年紀的達拉小轎車和遠處的小教堂構成了典型性俄羅斯鄉村風情。
遙望克里姆林宮的尖頂
涅瓦河的日落,秋天的圣彼得堡天氣多變,陰雨天氣多。但只要沒有下雨,就常常會有精彩的日出日落。只是老章四肢不勤,趕不上日出只能指望著日落。
落日下的彼得要塞一柱擎天
和這個城市一樣,圣彼得堡的女子們低調優雅,卻氣場強大。
葉宮那五個金光閃閃的尖頂真是美膩極了,很難想象這座富麗堂皇的宮殿曾在二戰中被糟蹋地不成樣子。
夏園里最大的瀑布,它從七級極寬的臺階逐級下降,每級臺階噴泉和金燦燦的古典神像及英雄塑像。
如果坐了6個小時的飛機,就是為了從陽光明媚的伊爾庫茨卡趕來這凄風慘雨的莫斯科,那所謂人生的大起大落也莫過于此了。
第一次坐俄航,之前的種種傳說讓人相當期待。但事實是,沒有急起急落,沒有顛簸。沒有降落后的鼓掌,相反,有好吃的機內餐,有機內wifi,還有電源插座。如果說還有什么遺憾的話,老章認為,如果空姐長得再柔美一點那就完美了。
謝列梅捷沃機場坐機場快線(AEROEXPRESS)去市內,35分鐘左右可以可以坐到地鐵環線(5號)上的白俄羅斯站Белоруская(Beloruskaya)。然后乘坐地鐵環線到共青團站(Komsomolskaya)。
PS:路過的這兩個地鐵站都很美
白俄羅斯站Белоруская(Beloruskaya)站
共青團站(Komsomolskaya) 訂的airbnb的民宿就在共青團站附近,這里要給訂房的小伙伴點贊了。首先這里是地鐵2號(紅線),5號線(環線)的交匯站。然后這里集中了莫斯科的三個火車站:列寧格勒火車站,喀山火車站和雅羅斯拉夫爾火車站。去金環和圣彼得堡的火車站都是在這里。民宿對面還有個很大的超市。反正是集交通便利,生活方便和價格實惠與一身,真是集智慧和美貌與一身的好住處。 如果在莫斯科你不知道該去哪里,那就去紅場好了。 就算是凄風慘雨,就算是形單影只。好歹有個美麗的洋蔥頭可以看;紅場和莫斯科河大橋上總是美女如云;無名烈士碑邊站崗的兵哥哥又高又帥;如果還是意猶未盡,那些隨時上演恩愛秀的情侶們為你備好了狗糧,吃飽了就可以化悲痛為購買力,去古姆百貨展示下天朝的購買力,然后盡快忘掉信用卡還會準時寄來賬單這件事。
這個有名的洋蔥頭就是圣瓦西里大教堂。她位于紅場南端,是為紀念16世紀中葉俄羅斯征服喀山罕國而建的。傳說因曾有一個名叫瓦西里的修士在此苦修,最終死于該教堂而得名。 這個洋蔥頭已經成為紅場,莫斯科甚至俄羅斯的標志。不過講真所謂金玉其外,內部就有點弱了,不看也罷。
古姆百貨
她如今是世界知名的十大百貨商店之一。這座玻璃屋頂的三層建筑由一千多間商店組成。造型裝修極具歐洲古典風格,奢華得不像百貨公司而像一座宮殿。這座商店歷經百多年屹立不倒,就算不是為了購物也相當值得一逛。
在弗拉基米爾去蘇茲達爾的汽車站遇到一對中國的情侶,他們說要去蘇茲達爾呆三天。當時第一反應是:乖乖土豪哦,一個小鎮就呆三天。
金環小鎮,是指以莫斯科為起點,從東北方伏爾加河,往西南繞行一圈回到莫斯科,將中世紀七座充滿魅力的文化古鎮串聯起來,形成如項鏈般的環形,故 稱為“金環”。 這些地區是俄羅斯古文化發源地,和建筑藝術寶庫,保存著比較完整的俄羅斯斯拉夫文化。以歷史及民俗觀點來說,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最具有人氣的是謝爾蓋耶 夫,弗拉基米爾和蘇茲達爾。 而蘇茲達爾無疑是這條金環上最美麗的一環,沒有之一。她和弗拉基米爾被共同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里有大量12世紀開始建造的俄羅斯建造,在僅9平方公里的小鎮里,現今保留著33座教堂、5座修道院、17座鐘樓及200處的建筑古跡,所以漫步在小鎮幾乎隨時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洋蔥頭。
說是逛,其實離開車站大概都沒超過2公里,不是因為沒東西看,而是因為好看地走不動啊。
兩個大教堂所在的山坡應該是城內的最高點,而大教堂前的觀景臺也因能觀賞到全城的美麗風光而著名。從那里遠眺,目力所及的美景令人嘆為觀止。遠處的河流、廣袤無垠的田野和森林,古老的木屋像階梯一樣排列直至河邊。
這段沿著修道院的圍墻一直延伸到山頂的小路雖然只有短短幾百米,不過真是太適合拍些小清新的照片。即使這樣的時不時還飄點小雨的天氣也自有一番味道。
在圣德米特里教堂這里偶遇當地的婚禮,老遠就邀請我們一起拍照。
天氣預報明天是晴天,到了接近傍晚,風停雨止,氣溫也似乎開始回升。為了抓緊時間就決定在天黑天前先去探探路。
這鋪天蓋地的一群可不是蝙蝠,就是一群鳥兒。啥東西數量多了看著也是蠻瘆人的。
一大早就被小伙伴吵醒的老章差點暴走。不過看在有美美的朝霞的面兒上,決定原諒他們。
不過俗話說:朝霞不出門,雖然天氣預報一直顯示的晴天,但是老章表示很擔憂。 事實證明老祖宗的智慧和科學各對了一半,天氣先陰后晴。小鎮也在這陰晴轉換間完成了華麗變身。
鎮上的景點都是在上午10點開門,所以當克里姆林宮的保安小哥慢悠悠地走向我們這群在門口探頭探腦的家伙時,老章以為他會直接讓我們滾蛋。 結果小哥竟然又慢悠悠地打開邊門,把我們放進去了。竟然還有這種好事,難道是老章的帥氣的面容和猥瑣的眼神感動了他? 隨后來的一個中國攝影大媽團對我們怎么能夠進來百思不得其解。
離開克宮往南跨過河上的小木橋,對岸的山坡上有一座木造博物館,關鍵是這里的view也很贊。
到了10點鐘左右,天氣突然就晴了,厚厚的云層散開成了朵朵棉花糖。 陽光下的小鎮瞬間華麗變身成了童話世界。
小鎮還有兩座修有名的道院:葉夫菲米男修道院和波克羅夫女修道院,分別在卡緬卡河的兩岸。男修道院外觀像個堡壘,沿著葉夫菲米男修道院高大的圍墻走到河邊,就能看到對岸女修道院那個漂亮的金頂。我們因為時間的問題遺憾地沒能進去參觀,有時間建議一定要去。
一出太陽人便也都冒出來了,請問你們都是向日葵么?昨天這凄風慘雨的時候街上可是鬼都木有一個。 今天恰逢周末,鎮中心的廣場上還有集市。于是這來玩兒的,趕集的,拍婚紗的,還有我們幾個快要趕回莫斯科卻拖拉著不肯走的,反正小鎮熱鬧起來。 所謂熱鬧是指生機勃勃,和諧自然那種。咱們天朝的知名古鎮人也多,那不是熱鬧,那是喧鬧,擁擠。白天人潮洶涌,夜晚就燈紅酒綠,就好像好端端的大家閨秀硬是被搞成了殺馬特腦殘妹。抱歉老章一提國內的旅游就有氣。
趕回莫斯科的路上忍不住又爭分奪秒地在弗拉基米爾逛了一圈,這次陽光晴好,果然又是一番不同的美。
本來趕回莫斯科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看紅場的日落。沒料到天氣一好,紅場的人就多得的跟春運的火車站似的,老章幾乎是被人流沖進了廣場,這還整啥咧。 隨便拍了機張后老章就奮力的從人海里游了出來,爬上莫斯科大橋,沒想到這視野還著實不錯,人也少多了,舒暢。 莫斯科河在夕陽下泛著金光,遠處的基督救世大教堂和克里姆林宮的那些尖頂在落日的余暉里都變成了濃妝的剪影,加上俄羅斯妹子們的笑靨如花組成了一幅生動的異國風情畫。
看到好看的妹子緊張地手抖,都沒能拍出她一半的美貌,直男真是不可救藥。
民宿的兩個臥室被妹子占領,老章的臥榻是客廳里的一張宜家的沙發,好歹也算是個廳長。 每天早出晚歸+暴走,所以基本上每天晚上只要一吃飽喝足就直接攤在我的廳長寶座上昏睡過去。
早睡才能早起,早起才能有機會不用出門,在窗口就能拍到美膩的風景。
一大早的路上和紅場上人都不多,安安靜靜地老章才喜歡
不過俗話說紅顏薄命,美顏的教堂也是如此。從1812年亞歷山大一世命令開始修建,直到亞歷山大三世登基的1883年才竣工,整整蓋了70年,就算不是爛尾樓按現在天朝的標準也都已經過了使用年限。然后到了蘇聯時代,竟然被說拆就拆了,還一度被改建成了游泳池,直到94年才又決定重建,這瞎折騰的毛病倒是有我天朝的遺風,不過人家折騰地很認真,足足花了6億美金和6年時間,所以就又有了眼前這座富麗堂皇的建筑。
從教堂門前的橋上回望克里姆林宮。
更別說這里有兩個存放稀世珍寶的博物館,一個是軍火庫一個是鉆石庫有人說這里有鑲滿了鉆石的圣經和鑲滿了紅寶石的軍器,老章還真想親眼見一見……。
不過看完后老章覺就得自己是井里的青蛙了,而且還不是王子變的那種。原來人家窮奢極侈起來還是很牛逼的,尤其看完那些皇室的寶貝和用品后,偶覺得天朝的皇帝們都是太艱苦樸素了。
300多年前彼得大帝從瑞典人手里奪下了涅瓦河三角洲,為俄羅斯取了一個通向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他發誓要在這里建成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那就是如今的圣彼得堡。 當初這片被沼澤,河流劃分的支離破碎的荒涼土地如今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由40多個島嶼組成,被全市的400多座橋梁連接起來,號稱“北方的威尼斯”。
從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可以選擇火車或者飛機。 火車又有兩種選擇,可以選擇白天的高鐵,全程4個小時左右。 或者晚上的普通火車,夕發朝至,全程8個小時左右,好處是節約時間。至于車票價格么,俄羅斯火車票的價格不是固定的,越早買越好,差價有時候能達到好幾倍。 所以如果是坐火車,還是把車票早早地買了吧。 莫斯科飛圣彼得堡的飛機很便宜,之前我看到人民幣2,3百,有時可能比火車票還便宜,所以也值得考慮。 我們的民宿就在涅瓦大街靠近火車站一端,所以去冬宮,滴血大教堂那片名勝集中的地方都要走過長長地涅瓦大街。 其實這段路坐地鐵或者公交都是很方便的,但我們幾個每天都是11路開走,因為涅瓦大街總是讓人百看不膩,以至于前幾天根本就沒想起還有公共交通這回事。 安頓好住處后,決定先乘著好天氣把重點的歷史中心區這一帶先踩一遍。大致路線是線涅瓦大街?滴血大教堂?夏園?涅瓦河?冬宮。 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最繁華的街道,建于1710年,全長4.5公里。從涅瓦河畔的海軍總部一直延伸到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 筆直寬闊的大街上兩邊林立的歐式風格建筑充滿了厚重的歷史感。不同教派的教堂也在這條大街上和平共處,相安無事。這里感覺更像是歐洲,而莫斯科就明顯帶著更多老蘇聯的味道。 其實從地理位置上看,圣彼得堡處比莫斯科更靠西部,緊鄰芬蘭,通過波羅的海就是瑞典,挪威,德國等國家。因此,圣彼得堡也被認為稱為是“通往歐洲的窗口”,“在俄羅斯城市中最歐化,但在歐洲城市中最俄羅斯化。” 一直以來都限于在亞洲轉悠的老章也算是開了眼界。加上這在圣彼得堡多雨的秋季難得的好天氣,簡直幸福感滿滿有沒有。
這雕塑據說還有故事。雕塑家克洛德的妻子在他專心致志地創作作品期間紅杏出墻,還被他捉奸在床。不過同為藝術家,克洛德可不像普希金那樣為了一個背叛自己的女人扔掉寶貴的性命,而是極為藝術地報復了那個男小三兒,他在馬的睪丸上刻下了小三兒的嘴臉讓這副面孔流芳百世。雖然口味略重,但老章還是要豎起大拇指說:牛逼 滴血大教堂 滴血大教堂就在涅瓦大街的一條側街上。她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了紀念在此遇刺的父親亞歷山大二世所修建的。相比她略顯血腥詭異的名字,大教堂的建筑卻是相當的美膩。從那幾個彩色的洋蔥頭就能依稀猜到她的建筑風格來自紅場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是中世紀俄羅斯的建筑風格。 不過相比圣瓦西里,滴血的規模要更大一些,聽說內部有大片馬賽克的裝飾,精美程度可以秒殺圣瓦西里。
路邊拍婚紗的新娘被我們這一群路人甲圍住狂怕,倒也是涵養極好地一點也沒生氣,還非常配合地給我們一個燦爛的笑容。
夏園 夏園是圣彼得堡第一個花園,她位于一個小島上,四周被河流環繞。
夏園除了小花園和池塘外,最吸引人的莫過里花園里的那200多蹲大理石像,神態形狀各異,據說是彼得大帝從國外購入的意大利藝術家的作品。
穿過夏園,一道寬闊的河流橫亙在眼前,這就是涅瓦河。 第一眼的涅瓦河是驚艷的,河水藍的不太真實,河兩岸色彩鮮明的建筑與河水形成了優美的互補色。寬闊的河面上不時有游船來回地游走,那些橫跨兩岸的精美橋梁少說也有100多年的歷史。 老章經不住要哼起那首一條大河波浪寬來。
從夏園開始沿著河岸往西,走不多遠就能看到一棟綠色為主色調的巴洛克風格建筑。最扎眼的是樓頂上一溜兒雕塑,形態各異不帶重樣兒的。 一開始還想這是哪個地主家啊?那么闊氣,后來才發現原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冬宮了。
圣彼得堡秋天多雨,云多風大。但是早晨和傍晚只要不下雨,往往會有美麗的光線和日出日落。 所以今兒個的天氣是完美的,既有藍天白云和美麗的日落一樣都不少。 橫跨在涅瓦河上的大橋是看日落的好去處。
普希金咖啡館 1837年,詩人普希金在喝完一杯咖啡后屁顛顛跑去和準備勾引他老婆的帥哥決斗,結果很不幸地掛了。明明是自己的老婆,得理在先還要跑去跟人玩兒這種五五開會掛的游戲,西方世界的傲嬌和做作老章是不懂的。 反正普希金的死屬于賠了夫人又折命,倒是莫名地帶火了這家咖啡館。這里甚至還變成了國人去圣彼得堡玩耍時必去的插旗裝逼圣地,其實我懷疑去的人百分之九十根本都沒普希金他老人家寫的東西,包括老章。
咖啡館分兩層,二樓的裝修明顯比一樓有腔調,而且還有live演唱。可惜這是事后才發現的,看來裝逼這事兒也必須有備而來才不至于裝的半途而廢。 不過咖啡館的服務還是周到的,西餐的味道也是值得稱道的。但令老章相當不郁悶的是為啥來吃飯的客人百分之九十都是咱中國老鄉呢,我懷疑我來了假的俄羅斯。
冬宮無疑是圣彼得堡的重頭戲。 冬宮10點開放參觀,但為了減少排隊時間還是建議早點去等。冬宮的現場售票有兩種方式,自動售票機和人工售票,自動售票機就在走進大門的左右兩側。目測自動售票機的速度要快上一些。
一大早的又把涅瓦大街刷了一遍,想到還有龐大無比的冬宮要刷,今天的步數一定可以傲嬌一把了。
俄羅斯1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區區1.4億人口,絕對的地廣人稀。人口密度最高的,恐怕只有兩個地方,莫斯科的紅場和圣彼得堡的冬宮。 冬宮可不得了,號稱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另外三個是法國盧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其實我說咱故宮也不錯啊,不說那100萬件的藏品,每年的游客數也絕對秒殺這4大。據說故宮即使在旺季的時候限制游客數量,每年的訪問量還是有1500萬,幾乎是第二名盧浮宮的兩倍。 而冬宮每年的游客數量也就300多萬。估計故宮沒有入選4大的主要原因,還是我們的藏品主要是以清朝皇宮的藏品為主,不像其他那幾家在世界各地請(搶)了那么多寶貝。 冬宮 一般我們說冬宮,都是泛指俄羅斯國立埃爾米塔什博物館,其實冬宮只是整個博物館5座建筑之一。不過這個埃爾米塔什太過拗口,所以一般都簡稱冬宮博物館。 整個博物館開放的房間有400多間,走一圈有22公里,一個半馬還有多,所以一雙舒服的鞋很重要。 據說所有的藏品共有270萬件(也有說300多萬件的,難道近年又搶了些?)。所以拿出來展示的只是九牛一毛。 不過老章估計也沒有誰有耐心全部看上一遍。寶貝也好藝術品也好,拿一兩件給你把玩可以細細體會他的精彩之處,一堆寶貝堆在你面前反而覺得也都差不多。就好比一個美女在機械學院和在外語學院的地位肯定不一樣。 反正最后這一天下來是看得快吐了,看來老章始終也是個偽文青。
二八法則的意思是說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余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所以如果你沒有時間或者耐心把冬宮逛個遍來值回票價,那就抓住這百分之二十就行,其實別說二十,百分之二也就夠了。 一般旅行團會花2個小時時間把冬宮最主要的點走一遍,當然是走馬觀花,夠你把手機從人縫塞進去拍張紀念照的。 網上也有一個3小時搞定冬宮的攻略,寫的還是蠻詳細的,值得參考。 冬宮必看之使節樓梯: 埃及木乃伊(100號展廳) 孔雀大鐘(204號展廳) 達芬奇的《圣母畫像》(214號展廳) 倫勃朗的《浪子回頭》(254號展廳) 拉斐爾長廊(227號展廳) 讓老章這樣的藝術盲來介紹冬宮是不妥當的,大家還是眼見為實吧。 TIPS: 冬宮周三和周五的開放到晚上9點,所以想充分利用時間的可以晚上來。周一,元旦和5月9日(衛國戰爭勝利日)閉館。 每個月的第一個周四是免費的,不過因為免費,所以人也是最多的,大家自己權衡吧。
圣以撒大教堂 圣以撒大教堂是的意義在于可以登上它的圓頂俯瞰圣彼得堡市,高處總是有不一樣的風景。 本來計劃是在逛完冬宮后去圣以撒看個日落,不過看看這黑云壓城的天氣,小伙伴們一致覺得希望不大,猶豫是否需要放棄。
不過再接下來的5秒鐘里,老章神武果斷地做出了本次行程里最英明的決斷之一 ----- 上,來而不上非禮也。況且困境中往往有機遇,這種天氣雖然很可能一塌糊涂啥都沒有,不過一旦來個云開日出啥的那就是大片兒。
雖然說付出總有回報這話很多時候都是扯淡,但偶爾老天爺心情好的時候也會給些施舍。 但至少這次老天爺沒打盹兒。當如血般艷麗的殘陽撕開藍色的烏云組成的大幕,把眼前的世界映成一片通紅的時候,激動已經不足以表達老章當時的心情。
涅瓦河開橋 涅瓦河的開合橋是圣彼得堡的一個標志。每年4~11月的通航期間,涅瓦河和主要運河上的22座橋就會在夜間打開,讓船只得以進出波羅的海。 冬宮邊的冬宮橋(宮廷橋)是個比較好的看橋地點。這座橋每晚會開放兩次,具體時間在橋頭會有說明。我們那會兒的第一次開橋是在晚上1點半。其實最好的看開橋的季節是圣彼得堡白夜期間,那是氣候溫暖,而且透過打開的橋面可以看到夕陽里的彼得要塞,相當夢幻。
可現在是10月,圣彼得堡的深秋時節,即使在白天涅瓦河的大風都能吹得你瑟瑟發抖,晚上氣溫很低。更不要說白天本來已經在冬宮走斷了腿,又在圣以撒的頂上被狂風肆孽了兩個鐘頭,所以當老章迫不得已被拖去看開橋的內心是崩潰的。
看完開橋已經是夜里的兩點半,毫無懸念的已經沒有交通工具所以只能11路溜達回去。但是戰斗名族自有辦法,大半夜在涅瓦大街上騎馬草雞拉風有沒有?能不能開發個app叫滴滴快馬,沒車了打個馬的就很贊有沒有。
看到這里如果還沒關那一定是真愛,么么噠。以后老章再也不寫長篇了,因為自己都已經看不下去。 一段旅程也一樣,10多天下來多少有點倦怠,正好其中的一個小伙伴今天要回國。于是決定調整一天。
被上海第一食品商店歪曲了那么多年的食品店形象終于得到重塑,不可以貌取人也不能以名取店啊。
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了另一家國際大牌咖啡店小憩一下。唉,這位同學猜對了,那就是在我朝如日中天,一座難求的星爸爸。
星爸爸里的中年女子,即使容顏已老,可是依舊氣場逼人。老章裝作拍小伙伴才偷按了一張,做賊般心虛。
都說葉卡捷琳娜宮有圣彼得堡最美的秋色,我想應該主要歸功于葉宮的花園,或者說應該歸功于傳奇的葉卡捷琳娜二世。
但其實葉宮并不是葉卡捷琳娜二世造的,葉宮是彼得大帝為了他搶來的老婆葉卡捷琳娜.阿列克謝耶芙娜,或者叫葉卡捷琳娜一世建造的。 不過估計最初只是一座土不拉幾的莊園,他的第二位主人伊麗莎白女皇擴建了其建筑部分。然后第三任主人葉大帝將原來呈幾何形布局的花園改建成時髦的英國式園林。這才有了現在葉宮的模樣。 是不是有點亂,嗯,老章也有點亂。
那怎樣才能看到葉宮最美的秋色,上帝說:要有光。 好吧,我們根據天氣預報為她預留了最好的一天,結果發現圣堡的天氣不是可以預報的,這烏云壓頂的天氣不下雨就不錯了。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先參觀葉宮的宮殿部分好了。 葉宮的宮殿部分是天才建筑師拉斯特雷利的杰作,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風格。 科普下巴洛克建筑風格: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紀在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筑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總之就是復雜又華麗。 葉宮全長306米,左右對稱的設計。藍色為主的外觀搭配金色和白色,看著略小清新啊。
其實葉宮在二戰期間遭受了嚴重的損毀,還是蘇聯人自己炸的。二戰后才開始了漫長而復雜的修復工作,即使到今天修復工作仍在進行。 尤其是葉宮里最珍貴的琥珀屋,原型是用整整6噸的琥珀裝飾而成,極盡奢華,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跡(號稱自己是第八大奇跡的不止他們一家)。 但是二戰期間琥珀屋卻被搶劫一空,至今下落不明。俄國的能工巧匠花了25年時間,耗資1100萬美元才復原成功,如今琥珀屋是葉宮里唯一不允許拍照的地方,請大家自行腦補。
度娘上是這樣形容葉宮的:它反映了葉卡捷林娜二世的理想和品味,園中到處是詩,到處是畫,無處不飄動著令人心醉的旋律,無處不彌漫著花草的芬芳,女皇生前聲色犬馬、驕奢淫靡的氣息依然沁淫著整座園林。
于是我有度娘了一下這位驕奢淫靡的女皇大帝,冬宮里也有她的畫像,原來女皇還是挺豐滿的。
圣堡的天氣又一次證明了他的喜怒無常,變天比翻書還快。 本來都已經絕望認為今天已經沒戲的時候,過了中午天氣卻突然放晴了。我承認上帝說的沒錯,要有光。陽光下的葉宮真是美得心尖兒疼。
馬林斯基劇院 來俄羅斯如果不看一場芭蕾舞,就好像去高級餐廳點了一份牛排卻沒有點紅酒,你這個逼裝得是不完整的。 當然老章是從來是不屑于裝的,但無耐有一群愛裝的小伙伴啊。于是早早地一起訂好了馬林斯基的芭蕾舞票。 馬林斯基劇院是有新老之分的,新老兩個劇院挨在一起。老馬林斯基是一座有150年歷史的老建筑,但仍舊維護地相當好。新馬林斯基上下10層,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好的劇院之一。所以新老兩者怎么選擇,這是個問題。
票是我們提前很久在劇院的主頁預訂的。因為不是每天都有,而且劇目也不一樣,經典的劇目更加搶手,所以還是盡量提前預訂。 但是如果沒有訂到也不要灰心,看好開場的時間,去劇院的門口砰砰運氣,老馬林斯基門口有很多“牛牛”的,而且價格并不夸張,一張位置馬馬虎虎的票100人民幣左右就能搞定。 如果運氣很好還能碰到退票。反正同去的兩個朋友就撞到兩張,差不多60RMB一張搞定,真是人品爆棚。反正在某寶上賣500一張票我覺得那幫人的良心一定被狗吃了。
如果說葉宮是俄國女皇們的后花園,那夏宮就是俄國沙皇爺們兒的小別墅。
不過明顯的,俄國老爺們的審美和對驕奢淫逸的詮釋力就不及我們的女皇陛下們了。夏宮的精彩程度應該說不及葉宮,但是人家也有絕活了兒,那就是夏宮的噴泉。
oh,no。換一個
滾犢子,答案是宮殿,花園和噴泉。 尤其是噴泉,夏宮有“噴泉之都”的美稱,它有百余座雕像,150座噴泉,2000多個噴柱及兩座梯形瀑布。尤其是大宮殿前的大瀑布噴泉群,由上至下分多級臺階。噴泉群的中央,聳立著大力士參孫和獅子相搏的雕像。這一雕塑象征著俄羅斯戰勝瑞典。
夏宮的噴泉每年的5月到10月下旬開放,每天11點鐘開始噴水。 10月已經不是圣彼得堡的旅游旺季,不過想占據看噴泉的有利地形,還是提前去占個位置。 這次我終于發現原來除了中國老太太,韓國老太太也特能擠,還把自拍桿伸出老遠拍照。我在邊上翻了幾千個白眼都被無視了。 11點正,當俄羅斯國歌響起的時候,泉水從中央雕像的獅子口中沖天而出,水柱直噴22米之高,確實壯觀。
拿出瓜子勾引路邊的松鼠,沒想到小家伙一點不客氣,過來扒拉你的手就狂吃。于是在路邊喂松鼠也成了下花園一景,不斷有人來補位,我們包里的瓜子兒也成了搶手貨,真替小家伙的胃擔心。
夏宮實際是分為上花園,宮殿和下花園。 上花園是免費的,當然也沒啥看的,穿過上花園就來到宮殿,宮殿是要門票的,不過看門面就知道不如葉宮,所以不看也罷。 繞過宮殿就是下花園,精華部分都在下花園。除了大噴泉群,還有上百座噴泉散落在偌大的花園里。 就是芬蘭灣,視野開闊,掠過芬蘭灣的大風和風景一樣給力,真是面朝大海,美麗凍人。反正繼圣以撒大教堂的日落之后,老章又一次被吹成了煞筆。
從夏宮回市區可以坐水翼船,下花園沿著中央大道走到芬蘭灣就是碼頭,可以先把船票買了再回頭慢慢逛。 坐水翼船回到市內大概要30多分鐘。當船從芬蘭灣進入涅瓦河后,就可以在船上欣賞兩岸的建筑。下船的地點就在冬宮附近,非常方便。
俄羅斯的最后一餐在Tepemok簡單地解決了。 年紀大了,旅行出發時的興奮已經淡了不少,但旅行結束時的那一份惆悵卻一如既往。只不過已經不會像小孩子那樣嚷嚷著不想回去念書,不高興再去上班。合久必分,何況是一段旅程。 旅行總會結束,留下的回憶卻一直都在。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7個半小時的飛行也只是從生理上把我們拉回了現實。 身體的所有零部件里,唯一思念我天朝的就估計也只有胃了,連續那么多天的俄餐,即使不算難吃也是夠了。 于是這回國后的第一頓毫無懸念地選擇了火鍋。即使我們只是在北京轉機,但在機場傻等7個小時必然不是老章的作風。就算存包,進出市區的成本高昂,也分毫不能阻止我們涮羊肉的決心。 干完這盤羊肉,回家繼續做條上班狗,讓體內的洪荒之力再次凝聚,讓錢包里的毛爺爺再次集合,直到下一次的出行。
完。。。。。。
成都米蘭風尚酒店 俄羅斯 克里姆林宮 圣以撒大教堂 圣彼得堡 夏園 弗拉基米爾 莫斯科 喀山 湖泊 白俄羅斯 莫斯科河 雅羅斯拉夫爾 圣母升天大教堂 大主教宮 新加坡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基輔 庫爾斯克 亞歷山大 冬宮 歷史中心 挪威 海口 涅夫斯基修道院 涅瓦大街 滴血大教堂 瑞典 芬蘭 盧浮宮 葉利謝耶夫食品店 葉卡捷琳娜宮 意大利 馬林斯基劇院 彼得大帝夏宮
評論
0條評論
【Nextour夢想之旅】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雙城記--2016國慶俄羅斯穿越之旅(下)
1壓寨圖 2DAY7:莫斯科的凄風慘雨 3DAY 8:金環--莫斯科郊外的夜晚 4DAY9:蘇茲達爾,秋天的童話 5DAY 10:圍著紅場瞎轉悠 6DAY11:忘記莫斯科這鄉巴佬吧 7DAY12:在冬宮走斷了老腿 8DAY13:休息,圣堡的慢時光 9DAY 14:葉宮,有陽光就是天堂 10DAY15:被芬蘭灣的風吹成了煞筆 11北京的紅墻黑瓦抵不過對火鍋的思念
微信掃一掃,精彩立分享
提交
廣告 灌水 謾罵誹謗 違法言論 其他問題
詳細描述
請先選擇舉報類型。 提交
是否確認刪除該條評論?
確定 取消
前言
作為曾經的首都和現在的首都,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無疑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兩座城市。他們代表了這個國家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個性文化。互相排斥而又彼此融合,是俄羅斯這部精彩電影的A面和B面。
《戰爭與和平》中彼埃爾說,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兩者之間的最大不同,就是前者的忙忙碌碌和后者的閑情逸致,莫斯科人總是腳步匆匆地奔走在各個地鐵站之間,圣彼得堡人則有著更多的時間和心情在涅瓦河畔不緊不慢地散步”
理所當然的,莫斯科人和圣彼得堡人彼此并不服氣。
莫斯科人說:“我們有克里姆林宮。”
圣彼得堡人就會說:“我們有艾爾米塔什(冬宮)。”
莫斯科人說:“我們有莫斯科大劇院。”
圣彼得堡人就會說:“我們有馬林斯基劇院。”
莫斯科人說:“我們有莫斯科大學。”
圣彼得堡人就會說:“我們有圣彼得堡大學。”
莫斯科人說:“我們錢比你們多。”
圣彼得堡人就會說:“但是文化在我們這里。”
莫斯科人充滿優越感,冷漠高傲。而圣彼得堡人把莫斯科稱作“大農村”,認為自己更有文化和教養。
是不是很像是我們北京和上海?被稱為帝都和魔都的兩座同樣巨大而又截然不同的城市。北京好像是北方的爺們兒直爽大氣,但細節處卻糙了點兒。上海就像南方的小妞,計較而精明,但骨子里的優雅而細膩會讓你魂牽夢繞。雖然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但從小生在南方的老章還是喜歡南方小妞。自然也比較喜歡和上海氣質更接近的圣彼得堡。